三天三起火灾!储能消防安全必备合顺传感“防火秘籍”

2025-03-04 16:46:09 840

2025年2月底,全球储能行业接连遭遇安全重击:美国Moss Landing储能电站一个月内两次起火、德国户储爆炸、英国在建项目火灾,三天三起事故将储能安全议题推向风口浪尖,也再度为储能行业敲响了安全警钟。

 

三起事故分别是:号称全球最大的电池储能设施之一的美国Moss Landing储能电站“复燃”;德国一栋别墅装配的光伏储能系统装置发生了爆炸;英国East Tilbury Essex县的一个正在建设中的储能电站也发生火情,起火原因是集装箱储能系统中的一个电池单元故障导致起火。

 

 

为预防储能电站安全事故的发生,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对储能消防安全制定了更严格的安全标准,整体呈现“收紧”趋势。地方层面,各地也在不断完善储能安全相关法规。尤其自去年底以来,各地对储能消防安全政策更加严格且细化。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孙金华教授提出,筑牢储能安全需构建“三道防线”:一是通过改进电池设计和材料,提升电池本身的安全性。二是做好监测、监控和预测预警工作,储能电池在发生热失控和火灾之前有一个孕育和发展过程,早期监测和预警可以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三是做到火灾应急响应,一旦火灾发生,迅速发现并及时扑救是防止火灾扩散的关键。通过上述三道防线的综合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电化学储能电站的火灾风险,确保储能系统的安全运行。

 

储能电池热失控

 

最新研究表明,磷酸铁锂电池(我国储能中主要选择的电池类型)在热失控过程中的一些关键特征数据。

 

气体成分:主要气体成分包括H₂、CO₂、CO、CH₄和C₂H₄,其中H₂和CO₂占比超过60%

气体喷射速度:安全阀开启时的气体喷射速度为15-90 m/s,热失控时的峰值速度低于40 m/s;

热释放率(HRR)和总热释放(THR):随着电池容量增加,热释放率逐渐稳定,大容量电池的热释放率更高;

温度特征:热失控触发温度(Ttr)和最大温度(Tmax)在不同容量电池中存在差异,但通常在90-260°C和320-670°C之间。

 

而在储能集装箱内,热失控产生的气体主要在顶部扩散,H₂和CO的浓度在局部空间可能达到爆炸极限。相关气体检测器的布局,特别是应该安装在集装箱顶部,以及时检测可燃气体并采取措施。其中最核心的部件就是H₂和CO传感器的应用,通过实时监测H₂和CO的浓度变化,可提前数十分钟至数小时识别热失控风险,为主动灭火或系统隔离争取关键时间。

 

储能安全“防火秘籍”

搭载合顺传感H₂和CO传感器的感烟温复合火灾探测装置这一技术的应用,使得火灾探测装置能够更精准、更快速地识别早期火灾隐患,特别是在储能系统等高风险场景中表现出卓越性能。

 

合顺传感通过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实现了对这两种气体的高灵敏度、高稳定性和低误报率检测,为火灾预警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目前全国各地搭载我们产品的客户成功通过沈消所检测认证的数量多达5家。

 

合顺传感氢气传感器HB14-J2(最新命名)

 

合顺传感氢气传感器以其高灵敏度、高精度、优秀的抗干扰能力和选择性对乙醇、CO、甲烷、丙烷等气体几乎不响应的出色性能表现,可以广泛应用在储能电站、氢能生产、氢能存储与运输、燃料电池应用、实验室安全、工业气体检测、环境保护监测等多个领域。

 

合顺纽扣式一氧化碳传感器HD03-J1C(最新命名)

 

合顺传感一氧化碳传感器则在一致性方面取得了巨大的突破。不仅在常温下表现卓越,而且在极端低温条件下,特别是-40°C下,仍然能够保持卓越的一致性。极大的丰富了产品可应用的领域和范围。同时,产品还具备纽扣式小体积设计、低功耗、寿命长等特点,满足ANSI/PGMA G300 2018的要求,这保证了传感器在复杂气氛中依然能够提供精准的监测数据。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产品相关信息以及咨询气体检测方案,欢迎公众号留言私信、或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官网联系我们!